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
臺中智慧城市

查詢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未來進行市 > Vol. 2 > 建設者日誌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分享

寫入城市未來的慶典 臺中的經濟治理進行式

首圖


慶典,不再只是為了節日而生的喧騰煙火。對臺中而言,慶典可以是一種有策略的城市治理模式,結合經濟活化、數位轉型與市民參與的創新實驗室。 從盛大的購物節及鍋烤節,到智慧製造與淨零碳排的推動,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林敏棋在訪談中,深入闡述了臺中市如何透過「智慧、綠色、創新」三大策略主軸,在「慶典經濟」的願景下,實現經濟的永續發展與市民福祉的提升。


  

當火鍋也能推動智慧城市

鍋烤節與數位發展局合作,透過《台中通》APP辦理的「十大火鍋燒烤店家票選活動」,全程線上操作,無紙化、智慧化,簡化民眾參與流程,提升透明度與便捷性,同時降低行政成本。活動成功將總價300萬元的鍋烤抵用券回流至參與店家,並有半數以上流向山海屯地區,直接刺激當地消費,落實29區產業均衡發展。店家參與度也從首屆489家增至第二屆592家,成長逾兩成,共同創造「全民響應慶典經濟」的熱潮。

「不論是臺中購物節還是鍋烤節,這些活動不只是促銷,更是一種政策工具,是帶動城市經濟的有力手段。」林敏棋直言。當抽獎成為習慣、投票不只是活動,而是重新認識在地產業與城市價值的起點,這座城市已悄然進入「智慧經濟」的新局面。

台中鍋烤節集結眾多品牌火鍋及燒烤店家共同參與活動

「過去一些政策,那時候要叫民眾拿紙本貼發票、寄明信片,需要回收整理。現在透過APP,從消費登錄到中獎通知,節省人力、提高效率,也讓政策執行更透明。」從一開始貼明信片參加抽獎的紙本時代,到如今手機一鍵登錄發票、即時推播中獎訊息,臺中購物節與鍋烤節見證了市政活動的數位化轉型。經濟發展局攜手數位發展局,讓政策真正落實到生活場景中。APP系統不只協助抽獎與報名,還能精準掌握參與熱區與消費行為,「你只要有消費,系統馬上推播通知你中獎,連我自己都常期待哪天能收到那個跳出來的三千塊訊息!」林敏棋笑說。

 

牽起市府與店家的雙向共創

在經濟活化方面,《台中通》的橋梁作用十分顯著。購物節的應用便是例證,它直接將消費行為與數位工具結合,透過登錄發票抽獎機制,有效刺激了在地消費。更重要的是,它為在地店家(尤其是中小企業)提供了接觸潛在客群的平台,並加速其導入數位行銷,推進數位轉型。長期而言,《台中通》有潛力成為在地經濟生態圈的核心,不僅促進零售業,也能延伸至觀光、餐飲、服務業等。透過數據分析,政府和業者能更了解消費趨勢和市場需求,推出更貼近民眾的產品與服務,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和機會。

臺中購物節與鍋烤節的成功,不只在於規模擴張,更在於數位工具與市民日常的無縫整合。透過《台中通》,民眾可隨時查詢合作店家、累積發票抽獎資格。林敏棋強調:「這些活動也跟上國際化腳步,具備多語介面,讓國際旅客來到臺中也能無痛參與。要讓這些活動帶有國際觀,成為推動城市外交的媒介。」 

《台中通》結合市府大型活動 讓民眾使用更便捷

而活動本身也成為與業者共創的場域。以燒烤名店為例,早期市府主動接觸、邀請其加入合作,不只提供活動主題曲播放,還在結帳區張貼宣傳卡,店家從參與者變成了政策推手。林敏棋感動地說:「店家化身我們很好的夥伴,從購物節、鍋烤節到主動做店內宣傳,不是把活動當市府的事,而是當成大家的事。」

  

在臺中,轉型不是壓力,而是一場自我更新

除了慶典經濟的成功,臺中市的核心競爭力更在於其完整的產業聚落、密集的供應鏈和高度彈性,尤其在半導體及晶片、光學光電及面板、機械及精密機械、自行車及電動車、風電及能源、航太及無人機、工具機及零組件、AI人工智慧及木工機械及手工具等九大重點產業上展現強大動能。中部科學園區與精密機械園區的發展,也強化了臺中在高階製造與科技產業的能量。

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減碳趨勢,經發局以「智慧、綠色、創新」為三大策略主軸,引導產業升級與減碳轉型。這包括攜手逢甲大學開辦「先進智造學院」、舉辦綠領人才培訓營、成立「臺中市企業ESG輔導團」、推動大型企業主導供應鏈綠能設置與零碳商場認證等,從多元面向提升城市產業競爭力。

林敏棋指出,臺中作為臺灣重要的製造業大本營,其工具機和自行車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,但近年面臨人力短缺和二代接班斷層等挑戰,因此引進數位科技、推動生產製造數位化和智慧化發展,成為工廠迫切需要解決的核心課題。

為協助傳統產業轉型,市府積極投入資源,為中小企業提供全面數位轉型輔導。與逢甲大學合作的「先進智造學院」課程內容涵蓋經營轉型、數位轉型、韌性供應鏈、節能減碳及資訊安全等多個面向,學員滿意度高達97%。此外,市府也提供專家輔導團,透過現場診斷協助企業進行流程改善與製程優化,使生產流程和物流達到可視化與標準化,有效提升生產效率與接單彈性,賦予中小企業更具韌性的經營環境及產業永續競爭力。

數位轉型也加速了智慧服務、新創產業的發展。從城市永續發展角度,數位工具讓企業能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與資源,提升節能減碳績效,有助於臺中推動智慧低碳城市目標。市府推動「臺中市低碳產業供應鏈示範計畫」,輔導大型企業減碳成為標竿,再帶領供應鏈廠商共同進行低碳化和智慧化升級。

經發局副局長林敏棋暢談台中經濟治理模式

 

城市走得快,更要走得暖

「智慧、綠色、創新」的策略引導下,臺中正穩健邁向智慧低碳城市,讓市民在經濟繁榮中,共享城市轉型的豐碩果實。再加上數位工具的巧妙應用,將慶典經濟推向極致,不僅刺激短期消費,更深耕產業數位轉型,提升整體經濟韌性。 

林敏棋眼中,數位化的核心不是「系統建得多炫」,而是能不能讓市民有感、讓業者願意跟上,「我覺得最感動的是,還沒開跑前,就有市民打來問『今年什麼時候要辦購物節?』」這種期待感,是政策最珍貴的回饋。

臺中的數位經濟不只是冷冰冰的程式碼與平台操作,而是透過一個個熟悉的餐廳、商圈與活動,串聯出一整座城市的節奏與信任感。在數位治理與產業升級的交會點上,臺中不只走得快,也走得暖,帶著市民一起向前。

臺中購物節記者會

2024年的臺中購物節帶動全國經濟產值破700億,活動帶來人潮與金流,使上下游各產業連帶受益